学校要闻

学校要闻

重温青春岁月,共话同窗情谊——各学院校友座谈会圆满举办

发布时间:2025-05-20 浏览次数: 设置


5月16日,以“拥抱创新,共赢未来”为主题的2025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校友大会在鼎新楼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当日下午,学校及各学院校友座谈会圆满举办。阔别母校已久的校友们共聚一堂,重温青春岁月,共谋学校发展。

机械同心 校友同行——机械工程学院校友活动侧记

机械工程学院40余名校友代表从全国各地重返母校参加大会,共叙情谊、共谋发展。

校友们在学院领导陪同下,先后参观了装备制造业机器人应用技术、高温合金切削工艺技术、航空材料检测与模锻工艺技术等省工程研究中心以及机械制造生产性实训基地,切身感受母校发展新貌。在永好楼教室故地重游拍照留念、图书馆孔子像前拍摄合影后,校友们齐聚图书馆108会议室召开座谈会,共话成长历程,为学院发展建言献策。原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李登万教授、机械工程学院班子成员、老教师、辅导员代表与校友代表参加合影与座谈。

座谈会上,一份特殊的展品引发众人关注——学院唐俊老师收藏18年的一本《机械设计基础》课作业。这份字迹工整、绘图规范、解题严谨的作业,不仅展现了作者扎实的专业功底,更体现了我校学子一直以来“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优良传统。令人感动的是,作业作者张正芳校友如今已成长为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在温馨的仪式中,唐俊老师将这份承载青春记忆的作业郑重归还给张正芳校友。

“真没想到,我18年前读书时的作业老师现在还保存着,太惊喜了。看到这本作业,我又回想起在校读书的时光,那是我最宝贵的青春年华。这份礼物太有意义了,谢谢唐老师!”张正芳校友动情地说。正如这份跨越18年的作业所展示的,不仅是校友个人成长的见证,更是工大精神的缩影,一代代工大人始终秉持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在各自领域砥砺奋进,为祖国建设贡献着力量。

重聚绵远河畔,共叙同窗情深——建筑工程学院校友座谈会圆满举行

与此同时,建筑工程学院在智能测绘教室成功举办了2025年校友座谈会,学院党政班子成员、教研室主任、师生代表和返校的12名校友参会,会议由学院副院长、党政办主任聂根良主持。

“用脚步丈量南北校区,用眼睛发现工大之变,用耳朵倾听诗画美景,用内心感受工匠摇篮,深深陶醉在无限活力之中。树影斑驳、鸟语花香、微风拂面,风吹麦浪般的享受,非常治愈,继续汲取工大的养分,汇聚力量,接续奋斗,我们共同努力!”这是2010级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友毛新博返校后发出的感慨。

座谈会上,学院负责人蒋明慧对校友们返校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院近年来的发展情况。校友们对学院的培养表示感谢,分享了他们在各自领域的发展情况,并对学院在人才培养、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提出了宝贵意见。

座谈会后,学院领导和老师们陪同校友参观建筑工程实训基地。

此次校友返校活动的成功举办,搭建了学院与校友们共谋发展的平台,校友们纷纷表示,将继续关注和支持学院的发展,为母校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薪火相传共话教育初心  校友返校点亮育人新篇----教育学院校友座谈会圆满举行

学校教育学院优秀校友返校座谈会在永好楼307教室温情启幕。曾在此求学的2010级校友秦浩云、2011级校友肖倩重返母校,与学院领导、教师代表及23级、24级学生代表齐聚一堂,共叙师生情谊,畅谈教育初心。座谈会由教育学院副院长孔祥阳主持。

座谈会伊始,孔祥阳对两位优秀校友进行了详细介绍。秦浩云现任成都市龙泉驿区华川幼儿园党支部书记、执行园长,凭借卓越的管理才能,带领园所成功创建成都市二级园,并荣获“优秀园长”等多项荣誉;肖倩现任新东方德阳天元烛光小学校办公室副主任、幼儿园负责人,她深耕教学一线,先后获评德阳市旌阳区“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等称号,其教学成果多次在竞赛中获奖。学院院长邹毓文、党总支书记李蓉发表热情洋溢的致辞,对校友们荣归母校表示热烈欢迎。

在校友分享环节,秦浩云以“热爱与责任”为主题,深情讲述了自己从青涩学生成长为幼儿园管理者的奋斗历程,着重强调团队建设与创新实践在教育管理中的重要性;肖倩则结合多年基层教育工作经验,以生动鲜活的案例,鼓励学弟学妹们主动抓住成长机遇,勇于突破自我。两位校友的分享情真意切、干货满满,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自由讨论环节将座谈会气氛推向高潮。同学们围绕职业规划、就业前景、备考策略等热点问题踊跃提问,两位校友与在场教师结合当前教育行业发展趋势,进行耐心细致地解答。现场互动频繁热烈。

座谈会接近尾声,学院领导向校友赠送了精心准备的纪念品,以此表达对校友的美好祝福与深切期许。最后,全体与会人员合影留念,定格下这一温馨而难忘的时刻。

此次校友返校座谈会,不仅搭建起校友与母校沟通交流的桥梁,更通过优秀校友的鲜活职业故事,为在校学子指明了教育事业的前行方向。未来,教育学院将持续深化校友与母校的互动合作,凝聚育人合力,为培养更多优秀教育人才而不懈努力。(文/图 机械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教育学院)

返回原图
/